<
>
1 2 3 4
您的位置:首 页 > 最新资讯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不期而遇 来日可“七”

发布时间:2025-09-18 09:29    阅读次数:
分享:

近日,太统崆峒山管护中心工作人员在布设重点植物种群与生境调查样线时,发现了一种有着独特果食的植物,经兰州大学植物学专家鉴定,确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疙瘩七。

疙瘩七(学名:Panax bipinnatifidus Seem.)是羽叶三七的变种,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多为串珠状,稀为典型竹鞭状,也有竹鞭状及串珠状的混合型;叶偶有托叶残存,小叶片长圆形,二回羽状深裂,稀一回羽状深裂,裂片又有不整齐的小裂片和锯齿,与其他变种容易区别。果扁球形,核果浆果状,成熟时红色,先端有黑点,花期7月。干燥根茎可以入药,具补肺、养阴、活络、止血的功效,主治气阴两虚、烦热口渴、虚劳咳嗽、跌扑损伤、吐血、外伤出血等症。

管护中心将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努力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切实筑牢保护区生态安全屏障。(科研管理科--马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