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统崆峒山保护区开展陆生脊椎动物调查评估工作
发布时间:2023-05-29 10:59
阅读次数:

为厘清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本底资料,全面了解脊椎动物资源动态变化,识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和保护优先区域,明确重点保护物种的种类、分布和生境现状,2023年4-5月,太统崆峒山管护中心联合兰州大学6名专家教授开展陆生脊椎动物调查评估工作。先后深入后河、太统、麻武保护站管辖区域,全面了解保护区内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道路情况、人为干扰等,共布设步行调查样线30条,累积长度约50公里,基本涵盖保护区典型生境类型和不同海拔梯度。依据相关导则,通过样线法对保护区春夏鸟类、兽类的种类和分布进行调查。
此次调查共获取陆生脊椎动物约460条分布数据,以鸟类为主。结合历史资料,共记录到鸟类16目42科12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黑鹳和金雕),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种(鸳鸯、红腹锦鸡、松雀鹰、雀鹰、白尾鹞、黑鸢、大鵟、普通鵟、鹮嘴鹬、红隼、燕隼、橙翅噪鹛、白眶鸦雀、红胁绣眼鸟、红喉歌鸲、北朱雀和蓝鹀)。该项目预计2024年10月底完成,第一阶段野外调查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开展保护区栖息地修复治理和保护区优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科研管理科)


